![]() |
幸福的秦小曼 | ![]() |
上周日下午,是学生返校的时间,我因为到校的时间刚好是学校食堂开饭的时间,所以顺便走进食堂享受了一顿免费晚餐——蛋炒饭。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有礼貌的跟我打招呼,吃晚饭后我刚出食堂门口,又陆续遇到一些孩子,“秦老好!”“秦老师好!”“秦小曼好!”“小曼!”“曼曼!”,我习惯性的向他们一一还礼,“孩子们好!”或者招手示意。然后想去操场看下我的篮球队的小子们有没有在训练,刚一抬头,“秦老师,您好!”,是一位学生家长,见过,但又一时想不起来是谁的妈妈,“秦老师,您真幸福!”,“哦?!”,突然从一位家长口中冒出这么句话,我顿时懵了,“???”,“您看,您好受欢迎哦,这些娃娃好喜欢您哦,还给您取了那么可爱的绰号!”,哦?!取绰号还叫幸福嗦?!!什么逻辑哦?!“他们这些娃娃就是顽皮,说了很多次,叫他们不要这样喊了,就是不听,他们的嘴就是堵都堵不住!唉!”,“秦老师,您别叹气,我却不这样看哦,他们是喜欢您,想跟你亲近,才自然而然的喜欢喊您的绰号,您应该感到幸福才对哦!”,哦?感到幸福?:(,在跟这位家长礼节性的告别之后我陷入了沉思之中。。。。。。
平时习惯了没注意,仔细一想,在孩子们口中我的绰号还真不少,“秦老!”“秦老师!”“秦小曼!”“小曼!”“曼曼!”“秦爸爸!”“老秦!”“秦哥!”,居然有八个之多,里面最让我没有抵抗力的就是低年级的宝贝儿们喊我“秦爸爸!”了,但是最经典,喊的频率最高的莫过于“秦小曼”了,它是原三(1)班一个来自凉山州的叫生龙多青的藏族学生取的,一开始我很是郁闷,觉得挺失败的,所教的学生居然给自己取绰号,对一个喊自己绰号的学生,老师如何体现他的威严,又如何做到让他的学生敬畏他呢?!这便是我的苦恼,于是我三番五次的明令禁止,试图扼杀“秦小曼”这个绰号于摇篮,可是事与愿违的是这个绰号居然短短几天被原三(1)班大面积男女生所用,食堂,操场,路上,甚至厕所,他们居然越喊越起劲,堵不了,我索性不理他们,心想只要我不理他们,很快就过去了,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它不但阴魂不散,有一天居然出现在了我的课堂上,“大家别吵了,不然小曼要发火了!”,晕!我彻底被他们打败了。。。。。。终于,有一天,我突然发觉,当我听到“秦小曼!”的时候,很自然的回了句“干吗?”,居然没有一丝“恨意”,后来,又陆续出现了升级版的绰号,“小曼!”“曼曼!”。。。。
后来,我静下来想了想,学生对老师的敬畏,首先应该是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对老师的崇拜与佩服,假使不好好跟这位老师学习,就会导致自己在成才路上误入歧途,而感受到的既畏惧又尊敬的一种情感存在,而教师的威严则是为了学生更好成才,师生之间约定俗成的,而由老师来执行的严格要求制度的一种承载体。而这种威严与敬畏,不是因为一个绰号就能破坏掉或者建立起来的,绰号无罪,学生无罪!
一个绰号,一头连接了天真无邪的孩童的心,一头连接了一心想走进孩童内心世界的老师的心,心与心零距离,学习与教学零距离,这对教材上的天敌终于在“秦小曼”面前握手言欢了!
大声疾呼,“幸福的秦小曼!”!
|